华南农业大学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21)
一级学科代码 0710 一级学科名称 生物学
二级学科代码 071004 二级学科名称 水生生物学
校内专业代码 071004 校内专业名称 水生生物学
学制、学习年限 学制:3 年 学习年限:7 所属院、系 动物科学学院、海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导师组负责人 导师组成员

研 究 方 向
院系名称编码研究方向名称指导老师
海洋学院 01 水生生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01 水生生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02 水生生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02 水生生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03 水生生物健康养殖与环境调控
03 水生生物健康养殖与环境调控
04 水生动物免疫与病害防控
04 水生动物免疫与病害防控
05 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
05 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
06 不区分研究方向

培养目标:
生物学科博士研究生应熟练掌握所从事的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以及开展科学研究的实验技能;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的能力,并在科学理论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新性的成果。

培养内容:
二、生物学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 学术素养
生物学科博士研究生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应表现出优异的综合素质,包括学术意识、学术知识和学术能力。能批判性地学习接受前人的知识成果,敏锐地发现科学问题,合理制定与实施科学实验方案;能有效、规范地表达、呈现自己的研究学术成果。
2. 学术道德
生物学科博士研究生应掌握和了解国际学术界对科研活动中有关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核心问题、相应的规范和行为准则。在研究活动中保证实验数据真实完整,发布研究成果公平准确,杜绝任何剽窃他人成果、捏造歪曲数据、有意提供误导性推论等不当学术行为;形成良好的科研道德模式,贯穿于日常的科学研究活动中。
三、生物学学科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1. 获取知识能力
生物学科博士研究生应具备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开展科学研究所需要的综合知识体系,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掌握生物学科全面先进的理论原理和方法,运用于要开展的科研实践中,并从中汲取经验,获得新的认识。
2. 学术鉴别能力
生物学科博士研究生应具备批判性的思维。应熟悉生物学科专业领域文献资料,追溯研究方向的发展历程;在理解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发现科学问题,制定新的研究方向。
3. 科学研究能力
生物学科博士研究生在发现科学问题后,应能够大胆提出假设,运用所学知识选定研究课题,并设计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具备开展实施相关科学实验的技能,并能合理充分地分析论证实验数据结果,以验证或证伪提出的假设。
4. 学术创新能力
生物学科博士研究生通过科学研究过程,能发掘出新材料和新证据,或发明出新范式和新方法,或孕育出新思想和新见解,在所从事的学科方向创造新知或积累有益的资料。
5. 学术交流能力
生物学科博士研究生应通过定期进行的论文开题报告、研究进展报告、学术讨论会等,和同行交流自己的学术思想,陈述研究进展状况,获取同行的反馈、建议;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能和国内外学者探讨交流;在撰写、投稿学术论文时能畅通地与编辑、审稿人沟通讨论,有效地表达、呈现自己的研究成果。
四、生物学学科学位论文要求
1.选题与综述的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应选取生物学科前沿领域的或对探索未知、知识积累、科技进步等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意义的课题。论文应具有学术性、可行性和创新性。完成学位论文综述中,应在充分查阅相关研究领域文献的背景下,对学科现状及存在问题有合理的分析,并对拟开展的项目立项依据加以透彻地阐述。
2. 规范性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应是一篇系统的、完整的学术写作,由博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博士论文应理论依据充分,研究目标明确,实验设计合理,数据齐全真实,图表符合学科规范,分析论证合理;论文撰写格式规范,具有逻辑性,达到博士学位论文撰写的要求。
3. 科研成果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应能体现学科前沿研究领域的探索,在某一研究方向或分支领域的理论或技术上有所推进和创新,或能解决实际的社会需求问题。
在申请授予学位前,博士研究生须有高水的科研成果: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建议授予学位前,需满足以下科研成果要求之一:
1. 在读期间需至少发表一篇导师为通讯作者,华南农业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与学位论文选题的主要内容密切相关的高水论文(或有正式接收函),其论文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学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需A类及以上级论文。
(2)学生为第二作者的(不计并列,只看实际排名),论文需T2类以上论文。
(3)学生排名为第三的(不计并列,只看实际排名),论文需T1类论文
2. 在读期间至少获得署名第一(如署名第二,则导师必须署名第一)的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项或授权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1 项或部门审定的动植物新品种权 1 项
3. 获国家级科技奖项 1 项(一等奖排名前 10,二等奖排名前 6,导师必须是核心成员,内容与博士学位论文有关)。
4. 获省部级科技奖项 1 项(一等奖排名前 5,二等奖排名前 3,导师必须是核心成员,内容与博士学位论文有关)。(注意:上述科研成果界定依据学校人力资源处的相关规定执行)。
5. 任何需要突破上述成果条件的情况,需由导师提出书面申请,经由4/5以上委员参加的分委会现场答辩,在导师回避后,讨论和无记名投票表决,获全体参会委员全票同意,才可建议学校授予博士学位 (即一票否决制)。

培养环节:
(一)开题报告
博士生在第二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硕士生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具体要求参照学校相关文件。开题报告通过后,研究生无法按原开题方案继续进行论文研究的,必须重新开题。开题报告不通过的,3个月后方可重新申请开题。连续3次开题未通过者,取消学籍,终止培养。
(二)中期考核
博士生和硕士生在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考核,具体要求参照学校相关文件。考核不通过者,3个月后方可申请重新考核;第2次考核仍未通过的,按程序做肄业或退学处理。
(三)文献阅读
硕士生在第五学期撰写文献综述,按一级学科分组汇报,合格者记1学分。
(四)硕士生学术交流
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听学术报告,每次需撰写总结报告,累计不少于6份;参与学术报告,并保留PPT演示稿,累计不少于2份。上述材料在申请学位前提交,学院审核通过后计1学分。
(五)博士生学术交流
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听学术报告,每次需撰写总结报告,累计不少于8份;在院级及以上公开场合做学术报告累计不少于2次,并保留记录;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含在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不少于1次,并保留记录。上述材料在申请学位前提交,学院审核通过后计2学分。
(六)实践活动
学术型研究生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生产实践)等。教学实践中,硕士生完成4学时的教学助理工作量计0.5学分,博士生完成8学时的教学助理工作量计0.5学分;社会实践(生产实践)3天计0.5学分。研究生可自选实践活动类型,博士生应以教学实践为主,完成共计1学分的实践活动。
(七)博士生基金撰写
在第5学期结束前,博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所在学科特点和本人学位论文研究选题,参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撰写的有关要求,规范、准确、高质量地完成一项申报书撰写。学院按一级学科审核,通过后计1学分。
(八)预答辩
博士学位论文撰写完成后,学院组织预答辩,审查论文质量并提出修改意见。预答辩通过后,博士生根据修改意见完善论文,经导师和学科同意后方可提交送审。博士生学位论文送审前必须通过预答辩。

必读书目:

课程设置:
类别分组情况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必修课 15011000000001 英语科技论文写作与学术交流
English for Scientific Writing and Academic Communication
32 2 1 考试
190110000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Chinese Marxism and Contemporary
32 2 1 考试
专业选修课 07021071000003 现代分子生物学(全英)
The Modern Molecular Biology
32 2 1 考试
07021071000004 高级生物化学
Advanced Biochemistry
48 2 2 考试
07021071000005 高级植物生理学
Advanced Plant Physiology
32 2 1 考试
07021071000006 高级微生物学
Advanced Microbiology
32 2 1 考试
07021071000007 基因工程原理与方法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Genetic Engineering
90 3 1-2 考试
07021071000008 高级生物化学研究技术
Advanced Research Technology for Biochemistry
90 3 2
07021071000009 高级植物学
Advanced Botany
40 2.5 1 考试
38022090800003 高级水生生物学
Advanced Hydrobiology
32 2 1 考查
38022090800004 高级鱼类学
Advanced Ichthyology
32 2 1 考查
38022090800005 水产动物药理学
Pharmacology of Aquatic Animals
32 2 1 考查
38022090800006 水产动物病理学
Aquatic Animal Pathology
32 2 1 考查
38022090800007 水产动物病原生物学
Pathogenic Biology of Aquatic Animals
32 2 1 考查
38022090800008 鱼类基因编辑技术理论与实验指导
Theory and Experiment of Fish Gene Editing Technology
32 2 1 考查
38022090800019 分子营养学
Molecular Nutrition
32 2 1 考查
38022090800020 水产饲料加工技术
Aquatic Feed Processing Technology
32 2 1 考查
38022090800021 高级生物信息学
Advanced Bioinformatics
32 2 1 考查
38022090800022 水产养殖生态学
Aquaculture Ecology
32 2 1 考查
38022090800023 文献阅读与写作
Literatures Reading and Writing
32 2 1 考查
38022090800024 渔业资源学
Fisheries Resources Science
32 2 1 考查
38022090800025 水产健康养殖技术
Healthy Aquaculture Technology
32 2 1 考查
38022090800026 水产增养殖工程学
Aquacultural Engineering Science
32 2 1 考查
38022090801001 水产动物繁殖学专题
Monographic Study of Aquatic Animal Reproduction
32 2 1 考查
38022090801010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Molecular Biology Experimental Technique
32 2 1 考查
必修环节 py990100000001 博士学术交流必修环节(2)
Academic Exchanges
32 2 1-2 考查
py990100000002 博士实践活动必修环节(1)
Professional Practice
16 1 1-2 考查
py990100000003 博士生基金撰写(必修环节)
Write a Fund Declaration
16 1 5 考查
专业必修课 07011071000003 生命科学前沿
Frontiers of Life Sciences
48 3 1 考试
07011071000004 生命科学研究技术
Research Technology in Life Science
32 2 1 考试
38021090800006 高级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Advanced Aquatic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Science
48 3 1 考查
备注:

科研成果要求:(一)博士研究生要求
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建议授予学位前,需满足以下科研成果要求之一:
1. 在读期间需至少发表一篇导师为通讯作者,华南农业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与学位论文选题的主要内容密切相关的高水论文(或有正式接收函),其论文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学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需A类及以上级论文。
(2)学生为第二作者的(不计并列,只看实际排名),论文需T2类以上论文。
(3)学生排名为第三的(不计并列,只看实际排名),论文需T1类论文
2. 在读期间至少获得署名第一(如署名第二,则导师必须署名第一)的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项或授权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1 项或部门审定的动植物新品种权 1 项
3. 获国家级科技奖项 1 项(一等奖排名前 10,二等奖排名前 6,导师必须是核心成员,内容与博士学位论文有关)。
4. 获省部级科技奖项 1 项(一等奖排名前 5,二等奖排名前 3,导师必须是核心成员,内容与博士学位论文有关)。(注意:上述科研成果界定依据学校人力资源处的相关规定执行)。